行业资讯News
室外团体合影,在拍摄上也有一定的要求,教材
发布时间:2018-05-13 20:42 文章栏目:行业资讯 浏览次数:
室外团体合影,在拍摄上也有一定的要求。
(一)工作顺序
工作顺序即在开始拍摄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的先后次序。
1.了解拍摄人数和排具条件。要知道实际拍摄有多少人,同时要估计需要多少凳子、及合影架子。
2.采光、选景、排人。也就是人数落实之后,先看光线,后选景,然后再准备排位。
(二)镜头焦距
团体合影照镜头焦距,宜与拍摄CCD(底片)的标准镜头加长一级焦距为宜。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前后影像透视上大小的差距。如果要将远处的高大名胜静物也照进画面,二又不能近距离时,还要适当加长镜头的焦距,以便“拉”进画面,不能短于标准(如拍摄8英寸照片用210毫米镜头,拍12英寸照片用300毫米镜头),这样既能全部照进,也会产生前后排影响大小的差距显著,而且两边的人物头像变形。
(三)相机位置
团体合影照,相机的位置准确与否,常常对人物队形、画面的平衡、视觉感起着关键作用。
1.高度。团体合影像的相机高度应以1.60米作用为基准高度。因为这个高度拍出来的照片,是符合人的视觉习惯。即使多排层次也不必架高相机,以免会产生远景地平线上升现象,照片就不适应人的视觉习惯。反之,排数不高,到可以适当降低相机的位置。
2.横度。合影照的相机位置应居中。如有偏向,便会产生左右影像大小差异、地平线不直等现象。
3.镜头视平线(光轴)。镜头光轴应平直,即不能仰视,也不能俯视,相机放平,以免产生影像倾斜变形。如果因为排数过高而人物在画面的下端时,应用升高镜头前座的方法。如果升高镜头还不够,则可以将相机的前座后座都前倾斜,然后将相机仰向,到镜头平直为止。这样,相机虽是仰向,但光轴还是平直的,可取得比变形的效果。要拍摄多排大型团体照,容易产生垂直线条向内倾斜的变形现象,需要使用中长焦镜头
(四)被摄对象视向
团体合影像,不管人物多少,所以被摄对象都统一视向镜头,但也可略高于镜头或者略偏于镜头。总之,摄影者设立一个目标(一般用手或者手指)为视点,让所有的被摄队形都朝这一个目标看视,不能分高中低多个视点目标。
(一)工作顺序
工作顺序即在开始拍摄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的先后次序。
1.了解拍摄人数和排具条件。要知道实际拍摄有多少人,同时要估计需要多少凳子、及合影架子。
2.采光、选景、排人。也就是人数落实之后,先看光线,后选景,然后再准备排位。
(二)镜头焦距
团体合影照镜头焦距,宜与拍摄CCD(底片)的标准镜头加长一级焦距为宜。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前后影像透视上大小的差距。如果要将远处的高大名胜静物也照进画面,二又不能近距离时,还要适当加长镜头的焦距,以便“拉”进画面,不能短于标准(如拍摄8英寸照片用210毫米镜头,拍12英寸照片用300毫米镜头),这样既能全部照进,也会产生前后排影响大小的差距显著,而且两边的人物头像变形。
(三)相机位置
团体合影照,相机的位置准确与否,常常对人物队形、画面的平衡、视觉感起着关键作用。
1.高度。团体合影像的相机高度应以1.60米作用为基准高度。因为这个高度拍出来的照片,是符合人的视觉习惯。即使多排层次也不必架高相机,以免会产生远景地平线上升现象,照片就不适应人的视觉习惯。反之,排数不高,到可以适当降低相机的位置。
2.横度。合影照的相机位置应居中。如有偏向,便会产生左右影像大小差异、地平线不直等现象。
3.镜头视平线(光轴)。镜头光轴应平直,即不能仰视,也不能俯视,相机放平,以免产生影像倾斜变形。如果因为排数过高而人物在画面的下端时,应用升高镜头前座的方法。如果升高镜头还不够,则可以将相机的前座后座都前倾斜,然后将相机仰向,到镜头平直为止。这样,相机虽是仰向,但光轴还是平直的,可取得比变形的效果。要拍摄多排大型团体照,容易产生垂直线条向内倾斜的变形现象,需要使用中长焦镜头
(四)被摄对象视向
团体合影像,不管人物多少,所以被摄对象都统一视向镜头,但也可略高于镜头或者略偏于镜头。总之,摄影者设立一个目标(一般用手或者手指)为视点,让所有的被摄队形都朝这一个目标看视,不能分高中低多个视点目标。
